道教文化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探微
侯洪鑫郭艳霞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鹰潭335000)
侯洪鑫(1979—),河南商丘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摘要:作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极,道教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为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伦理和实践准则。本文试图通过探究道教文化中诸如“无为而无不为”、“少私寡欲”、“性命双修”等思想的积极因素,阐述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释放时代所需的正能量。
关键词:道教文化;廉政文化;建设
在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廉政文化建设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部倡导廉洁、崇尚廉政的文化史。“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1]因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上,我们一定要结合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深入开展全党全社会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预防腐败的文化氛围。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极,道教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为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伦理和实践准则。在构建廉政文化建设中,不断挖掘道教文化的精华内核,充分弘扬其积极的因素,对抵制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和纠正不正之风,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为党员干部从事社会活动与进行人生修养,建设清正廉洁的文化氛围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道教经典《道德经》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2](三十七章)。意思是说,“道”是无为的,无为即是一种有为。如果君王都能持守着“无为而无不为”之道,万物就会归向于他。老子强调要坚持廉政的价值导向,处理好公私关系,始终做到以民为本。他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3](四十九章),认为统治者应顺应民心,以民心为基础,以民意为转移,不以一己或少数人意志取代百姓意志,更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人民身上。
老子的这种“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观点落实到廉政实践中,具体表现在两点:
(一)减轻赋税。统治者要爱护民众,对百姓宽厚仁爱,减轻百姓的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更不能对百姓残酷剥削,使百姓更好地生活,这是廉政的根本所在。目睹百姓饥寒交迫的困境,老子曾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4](六十七章)“慈”,即仁厚和慈爱,就是要对天下万物及他人都持有一颗仁爱之心,像爱自己一样去爱万物和他人,反对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他把“慈”放在“三宝”之首,把“俭”作为廉政关键。这提醒行政人员要为民谋利,切实关心民生疾苦,切实减轻百姓负担。
(二)“治大国,若烹小鲜”[5](六十章)。老子以烹鱼来比喻治国。意思是说:小鱼很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繁翻动,就会使鱼糜烂,导致美味不美。这里老子是要告诫执政者,“清静为天下正”[6](四十五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7](三十七章)治理国家,要像煎小鱼那样,要遵从社会自然秩序,让百姓自由自在地生产生活,不能朝令夕改、胡乱折腾、恣意妄为,否则民怨沸腾、国家紊乱,进而导致统治者亡国丧邦。他还提出统治者应“善利万物而不争”[8](第八章),即应使人民得到实惠,而不是与之争利,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9](八十一章),要“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长”[10](七十七章)。也就是说为政者应该从百姓的权益出发,“以百姓之心为心”。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不折腾”于此是非常契合的。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11](五十八章)意思是说:如果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淳朴忠诚,反之,如果政治苛酷,禁忌繁多,法令森严,百姓就会陷于贫穷,盗贼就不断地增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章,盗贼多有。”[12](五十七章)也就是告诫为政者,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要简化政务环节与手续,革除政务繁杂之弊,人民就会淳朴。总之,道教主张要遵循自然规律,体恤百姓,做有利于万物生长,有益于人民福祉的事情,而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而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和部门存在审批事项过多过滥、程序繁琐、效率低下、责权脱节、监管不力等问题,造成百姓办事难,损害了公民的权力。因此,2001年9月国务院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国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老子的这一观点是非常契合的。这一改革提高了政府行政能力,同时也会使行政工作人员更加廉洁、高效。
由上可知,老子的“以百姓之心为心”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准则是相通的。我们知道,妥善处理官民关系、君民关系是统治者践行廉洁从政宗旨的最好体现。“无为而治”政治理念的现代意义在于告诫行政人员在治理国家、履行职责时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对人民负责的意识,尊重、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少私寡欲”的为政德操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3](十九章)是老子所欣赏的理想生活方式,是行政人员应有的为政德操。天地之所以天长地久,以其“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4](第十章),“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15](第七章)人应顺应自然,效法天地之无私,即“少私”,反而能保全自身,长久生存。“寡欲”(或“无欲”),并非抑制高尚欲望或正常的生理欲望,因为人生在世,有声色货利等欲望是符合人性的正常现象。
道德修养和加强法治是廉政建设的两大法宝。与其他诸教相比,道教更强调通过修身养德,以祛除内心的贪欲,消解滋生腐败的根源。庄子曾指出“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16],意思就是说:“廉”是一种保证自己不侵犯别人利益的品德和行为,而形成这种品德主要依靠自律,同时只有通过自身修养才能达到“廉”。就如何去进行自律,先秦道家提出明确的主张:即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抵御贪腐的诱惑,构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不为物欲所役,是夯实廉洁从政的心理基础。老子认为,腐败是物欲膨胀的必然产物,“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7](十六章)欲望有度,才能使自己长久生存。老子主张节制、减少不合理的、过分的物欲、感官享乐之欲,以免心为物役,身为物累。在老子看来,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一个人如果对“欲”过分追求、贪得无厌,就会不停地营谋、竞逐,以伎巧来满足欲望身心失衡,乃至心为物役,身为物累。不但无益生命,反而伤生害性,破坏人际和谐与社会安宁。
同时,先秦道家十分看重节俭。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18](七十五章),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百姓困苦皆由统治者追求奢侈的生活而引起。因此,他崇尚节俭,反对奢华。在他所列“三宝”之中,“俭”赫然排在第二位,体现了他对节俭是政治清廉的重要保证的认识。他希望统治者“去甚、去奢、去泰”[19](二十九章),不要走极端、存奢望、好大喜功,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明智的。节俭不仅有助于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且有助于促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直接对廉洁从政有所裨益。
总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味着秉承纯洁朴实的本质,诚实无欺,公平交往,不弄虚作假;意味着减少私欲,淡泊名利,坚守正义,不口是心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为政者保持廉洁自律的关键。
三、“性命双修”的行为理念
道教内丹学主张“性命双修”。所谓“性”,指心性、理性,又谓之“真性”、“真心”、“真神”等;所谓“命”,指生命、形体,又谓之“元精”、“元气”等。[20]道教的内丹学这一主张既不同于中国儒学、佛教,又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养生学,它是为道教养生学所独有的。中国儒学、佛教所提倡养生学只重视人心性的修养而忽略炼精气的修持,西方传统的养生学观点只重视人身体的健康长寿而忽略炼心神的修持;而道教内丹术所践行的“性命双修”,既主张可以通过锻炼身体升华人的生理功能,又主张可以通过修养心性净化人的心灵,而且认为两者不可分离,合二为一。
人生天地间,不是无情物,一般人都重视性命双修。而为政者,在注重形体生命修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心性生命的修养即要时刻不断净化心灵。净化心灵,其实就是让心灵轻松快乐,就是让心灵不为虚荣所困,不为物欲所累。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应多在学识、学问和领导才能上动脑筋、下功夫,自觉“立德”,始终保持高尚的生活情操和高雅的兴趣爱好,自觉摈弃那些低级庸俗、卑鄙下流的思想和行为,在仕途失意时心平如水;在事业腾达时多行义举;在生活窘迫时不丧志气。为政者应该适当借鉴道教“性命双修”的修养方法,立身行事,本着“是道则进,非道则退”[21]的原则,尊道贵德,唯道是求,不为个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为自己的私欲而心神不宁你,始终保持一种“知足常乐”的高尚情操。
四、“无量度人”的生命关怀
道教在“贵身重生”[22]的基础上提出了“无量度人”。“贵身重生”就是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和价值,探讨如何使个人精神快乐和生命永恒的问题。道教不但高扬“出世”的精神要求道教徒们“度己”,而且也以“入世”的情怀要求道教徒们“度人”。[23]
《庄子·让王》中直接地表达了庄子本人对“廉”的理解。他认为:“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也就是说,“廉”就是取利必须顾及他人,必须“无私”[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绝不能把自己利益的获取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种为了自己的享受而让别人遭受痛苦的行为是完全违背“廉”的要求的。从廉政建设的角度看,“无量度人”就是要求为政者要有亲和力,要修养德行、发挥力量、济世利人,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和先忧后乐等优秀道德品质,体现出对人的生命关怀。如此则社会和谐,天下长治久安。
五、“柔弱不争”的为政艺术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5](第八章)在老子那里,上善之人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与其相争,虽居于人们所厌恶的低下之所,却从来不去争自己的利益,这种品性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的一种高尚的品格。柔弱、处下、不争是老子处理人际、政治行为的基本主张和高超艺术。[26]柔弱不是衰弱和懦弱,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状态,形容“道”在创生万物辅助万物时,万物并无压力感,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老子从现实经验世界出发,认为坚强的东西是属于死亡的一类,因它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它充满着生机,人与草木皆如此。因此,“柔弱胜刚强”[27](20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28](305)同时,老子基于利己与利人、先人与成己的辨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不争的概念。“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9](八十一章)“不争”,并非消极地彻底放弃、厌逃人世,而是积极地“善利万物而不争”[30](第八章)、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名争利,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1](三十三章)在这一章中老子精辟地阐述了个人身心的自我完善问题,主张既要善于知人、胜人,更要做到自知、自胜。因为自知比知人更为重要可贵,而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方才是真正拥有力量。每一个为政的人,都应该学习水这种虚静谦和的品格,在利益面前,千万不能向自己倾斜,千万不能在利益面前一马当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自以为是。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道教文化是一朵不容忽视的璀璨夺目的奇葩。道教较早的对廉政的内涵、重要性和实现路径进行探索,“无为而治”、“少私寡欲”、“性命双修”、“无量度人”和“柔弱不争”等观点明确指出:能否妥善处理官民关系,做到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是评价官员廉政与否的标尺;正确看待物质利益,协调公私关系是廉政的价值趋向;修身养德、节俭节欲是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挖掘道教文化中有益廉政的宝贵资源,对深化传统文化研究,推进我国当前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庭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师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131.
[2][3][4][5][6][7][8][9][10][11][12][13][14][15][17][18][19][25][29][30][31]老子.道德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16]蒋国宏.先秦道家思想的廉政价值探析[J].船山学刊, 2011(4):110.
[20]张志坚.道教神仙与内丹学[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
[21]卿希泰.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J].社会科学研究,2001(2):72.
[22]李厚刚,徐晓林,朱国伟.“无为而治”理念下的廉政思想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1(6):70.
[23]张建成.道教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探微[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33.
[24]范子盛.道德经的光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29.
[26]李厚刚,徐晓林,朱国伟.“无为而治”理念下的廉政思想研究[J].政治学研究,2011(6):71.
[27][2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8.